TT快3

您当前所在位置:TT快3 >> 水利文化
文化长廊
来源: 城市河道处   发布日期: 2021-01-06  访问量:

扬州治水,历史悠久。兴水利除水害,水工程种类繁多,遗迹星罗棋布有的已废除,有的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的仍在发挥水利功能,水工遗迹见证了扬州水利的沧桑巨变,构成了水利文化的一种标尺

以史为鉴,方知兴替。限于篇幅,仅择少量遗迹记载,配以图片编撰成《扬州市水工遗迹图说》,以彰显扬州人民的治水激情智慧、功绩和水工技术的革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时代,扬州水利人将弘扬前人不屈精神,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基因,着力建设“安全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节水水利、智慧水利、法制水利”,再绘魅力扬州新画卷!

邗沟故道

扬州市湾头至邵伯之间的邗沟故道位于邵伯、湾头临镇西侧,包含在“哀公九年秋(公元前486),吴城邗,沟通江淮”中。汉代开挖运盐河,起点在今湾头镇,北能达淮,南可达江,说明已有邗沟存在。·《水经注》云“中渎水(邗沟别称)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说明湾头至邵伯之间有邗沟,中渎水才能“北出”。

·《爱敬陂水门记》云“海潮内于邗沟,过茱萸湾,北至邵伯堰,汤汤涣涣,无溢滞之患。”证明有邗沟管束潮水,才不会“溢滞”。

1936年邵伯船闸建成1959年,大运河改道,由瓦窑铺至六圩入江1970年上凤凰河切滩,湾头至邵伯之间的邗沟自此故道。

欧阳埭

欧阳埭位于今仪征城东仪扬河与长江交汇处,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埭又称为堰、软坝、牛埭、车船坝,具有蓄水、引水与助航的功能。扬州境内设埭曳船始于此,被称为淮南第一埭。

埭上下游两侧坡面建有软木草料组成的斜坡道,顶部呈缓孤形。船只从埭的两侧坡面上下,过埭时先卸下货物,用人力或畜力绞拉辘轳,将船只拖上埭,过埭后再将货物装上船,谓之盘坝或车盘。

仪扬河

东晋永和年间(345—356),为挽救邗沟入江口门淤断(史称“江都水断”),将邗沟西延新开河道,在江口设欧阳埭,引江水东流六十里至广陵城(今扬州),据《水经注》中记载,此为仪扬河之始,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仪扬河在漕运时代一直是上江漕船由江达淮的主要水路要道。今是扬州城市防洪和西部农田灌溉引水、排洪的重要区域性河道。

原西起仪征泗源沟,东扬州湾头,因高旻寺以东今改称古运河,现东至高旻寺

宋泾河

宋泾河始凿于汉汉建安五年(200)“夹耶渠”,至元末有700余年历史的运道,现为宝应城内河。宋文献云“宝应有运河”,即宋泾河也。昔日宝应运道由南向北,自高邮樊良湖(今高邮湖)入宝应界首(今并入高邮湖)、氾光等诸湖入宋泾河,过嘉定、广慧二桥(今大新、小新桥),穿城入白马湖,再入射阳湖。明初(1368),在宋泾河南建板闸、北筑堰,与宝应湖隔开,运道改由宝应湖中行走。

雍熙复闸

雍熙复闸位于今仪扬河入江口,建于宋雍熙初年(984~987)。时任淮南转运副使乔惟岳自江达淮,沿线设龙舟、新兴、茱萸、召伯、北神五堰,分段层层拦蓄,便于船行。但船到堰前,卸粮而过,船受损,粮被盗,于是决定创建复闸。

雍熙复闸规模为:“二斗门(即上、下闸首)相距约五十步,覆以厦屋(今称闸室),设悬门(垂直的闸门)积水,侯潮(临江引水)平,才泄之。建横桥(今称交通桥),岸上筑土累石,以牢其址”。闸建成后船只往来无停滞,既革除弊端,又省水源。雍熙复闸比欧洲1373年荷兰运河的复闸要早380余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雏形。

扬州五塘

扬州古有十五塘,位于今丘陵山区,其中陈公、句(勾)城、上雷、下雷、小新五塘蓄水较多而享名,谓之“扬州五塘”,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广陵太守马稜带领百姓修筑塘坝,灌溉农田二万余顷,称之陂塘水利,官民刻石赞颂,这是扬州有塘溉田之始。塘水原本用于灌溉,唐代扬州运道水源不足,塘水通过龙河、乌塔沟、槐河注入运道补给漕运,此为藉塘济运。明嘉靖年间,五塘被占据为田,曾大加修复,未几复废。明万历时水情发生变化,五塘已无潴泄之利,仅存其名而已。

仪征四闸

明洪武十六年(1383),为向北运送粮食,在仪征县南筑五坝,用于拦蓄水源和曳船过坝。成化十一年(1475),因盘坝艰阻,先后建闸为拦潮、罗泗、通济、响水四闸,称仪征四闸。明代仪征五坝、四闸等工程创造了“以塘潴水,以坝止水,以归水、以堰平水、以涵泄水”的水利先进技术。其中拦潮闸曾被誉为“江北第一闸”。

自拦潮闸至响水闸,相距约五里,可容纳千余艘船只,潮水上涨时,开启拦潮闸,船随潮进,鳞次而待潮,平潮时关闭拦潮闸,开启响水闸,拽船而上,扬旗伐鼓,没有盘坝费用及损坏之忧,军民欢震若雷,一直使用至清代。

高邮石堤

高邮石堤位于高邮至界首康济河古河槽之西,临高邮湖。明永乐时漕运总兵官陈瑄动员“丁夫数十万,用砖石砌之堤长四十里”。所谓石堤,临水面是石墙,背水面是砖土。万历五年(1577)总督漕运侍郎吴桂芳将康济河西徙,从徐州、洞庭、苏、常、镇、扬、瓜、仪、天、宁等地调来砖石、灰、木、劳力恢复老堤。高邮知州吴显赞道“功绩之美,有裨于国计”。

新中国成立后,高邮石堤先后三次修缮,并在老西堤顶上加做高2米,顶宽0.5米的挡浪墙,南起高邮船闸石工头,北至界首二里铺,全长26.5公里。

减水闸

明嘉靖初年,连年发水决堤,主管官员在宝应漕堤(湖堤,单堤)上开口,按所测水志,保水七尺,用石块铺筑闸底,两侧砌墙,中留空口,不设闸门水多自然溢去,减湖水保漕堤水少蓄水此工程称为减水闸。

弘济河开挖以后,北来济运之水带来泥沙,运道淤积严重,官员惜水如金,下令封闭减水闸。万历二十年1592前后水患不断,开闸向东排水,老百姓苦不堪言,减水闸成了“祸源”“纷纷相率而告塞”废除。

康济河

康济河位于高邮至界首大运河之西,西临高邮湖。明弘治三年(1490),为避开船只在湖中行走遭受风涛之险,在湖东开月河,百姓获得康济,孝宗皇帝赐名为康济河,后水毁。万历五年(1577)将康济河西移,成了扬州湖漕实现河湖分开的最早一段河道。该河沿用至1956年新筑运河东堤,拓宽运河后而成为古河槽,随之成二河三堤。康济河见证了扬州运道由湖漕凶险变坦途的历史。

1980至1982年,为提高西堤御洪能力,将康济河吹填至真高8米,并植树成为防浪林台。

北城河石堤

北城河石堤位于扬州天宁寺门前,用条石砌筑,高的十四层,矮的二层。明隆庆三年(1569),扬州再遭倭寇蹂躏,市井萧条。新城后,东、南以宋天禧年间开挖的古河(今称古运河)为濠。北侧无濠河。万历二十年(1592),扬州知府吴秀开挖北濠河(今北城河),并以石筑堤,增高城堞三尺。万历二十五年,知府郭光复、知县张宁,继续开挖石堤四百余丈,增敌台十六,至此石堤全部竣工,使郡城屹然有恃,以剿斩倭寇。

界首闸

界首闸位于高邮市界首镇,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条石结构,叠梁式闸门。是大运河东堤上高邮境内建的最早石闸,用于减运河水排往里下河,又兼引运河水供运东农田灌溉。康熙、乾隆时重修,民国时又经改造,新中国成立后再经加固改造,现为高邮市子婴灌区二里支渠的灌溉进水洞。

铁犀

铁犀是古人用以镇水的怪异兽。早在战国时李冰兴修都江堰时就用石犀镇水,相沿已久,古人视为“法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夏秋,运河高邮清水潭陆漫闸西堤、邵伯更楼(今南塘)被洪水冲决。

康熙四十年1701,河道总督张鹏翮采纳“物可以小制大,蛟龙怕铁”,以神兽治水。时任监造官王国用于五月五日开铸,至重阳结束,共铸铁犀16具,其中邵伯更楼、高邮马棚湾各奠一具。前人的苦心,留给后人的是历史文物“往日铁犀未能保护人,今日人却在保护铁犀”。

归海五坝  

清康熙、乾隆年间,为解决淮水出路,分别在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建成仁、义、礼、智、信五坝,并同期相应在运河东堤高邮至邵伯之间建成南关、中坝、新坝、车逻和昭关五坝,较准尺寸,相为表里,排泄淮河洪水经里下河入海,俗称归海坝。道光、咸丰初,昭关、中坝闭,故又称归海三坝。其名为归海,实为归田。新中国成立后,自1954年起结束以往每遇大水就开坝归田的历史,归海坝陆续废除。

圩堤

清嘉庆年间连年水灾,连年水灾,农田欠收,逃亡人数过半。为使百姓安居,低凹处的农田随村落户,商议从四面筑圩,使外水不得内浸,遇雨积为内水再行排出。于是从高地先筑圩,后倚圩筑圩,宝应、高邮、江都、甘泉(雍正时设,民国废)、仪征等州县掀起了筑圩高潮。

嘉庆二十年1815“圩外白浪连天,圩内黄云遍野”。此为扬州广筑圩堤之始,其筑圩之术被后人广为应用。

归江河道

归江河道位于大运河以东,江都高水河以西,有金湾、太平、凤凰、新河、壁虎运盐河、廖家沟等7条河流,是排泄淮河洪水入江的通道。受黄河全面夺淮影响,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分黄导淮,开挖第一条淮水归江河道金家湾河(今名运盐河)起,至清道光八年(1828)开挖最后一条新河止,前后历经233年。今排洪能力可达12000立方米每秒。

归江河道至今经久不衰,主要是上下游河道支配适宜,水流分叉由宽到窄,河道由聚到分,再由分到合,河身由高到低,向前推进,显示了前人的治水之功。今此区域被称为“七河八岛”,是扬城的绿肺

归江十坝

清嘉庆后期,无力修复归江河道口门上的(三合土)坝、闸水毁工程,为蓄水济运,全部改用过渡性的柴土坝,时称归江坝。至民国五年(1916)共建有褚山坝(即土山坝)、沙河坝、老坝、壁虎坝等,统称归江十坝。

1953至1974年废坝建闸,先后建成江都船闸、万福闸、运盐闸、芒稻闸、太平闸、金湾闸等,结束了100多年来拆而复堵,堵而复拆的归江坝历史。

救生港闸

救生港闸位于高邮运河西堤救生港,是民国年间建造的唯一一座河湖调度闸。民国二十四1935夏,雨水稀少,运河水位陡落,开启救生港,引湖水入运河,以资救济。当年秋,运河涨水,开启救生港又可将运河水分泄入湖,使里运河免除危险。于是决定在高邮运河西堤救生港新建救生港闸,断西堤为口门,成为船坞形,以实现河湖调度、蓄泄兼筹,亦为通湖船只出入口门,次年建成

1956年,新筑界首至高邮运河东堤后,将原东堤加筑为西堤,救生港闸便被废弃,今遗迹尚存。

挖压工具

在兴利除害的水利建设中,土方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开挖河道和修筑堤防,均以土方为主,千百年来皆由数以万计的农民肩挑人抬,繁重而艰苦。20世纪挖压工具不断革新,80年代以后,逐步使用机械施工,终于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缩短了工期。

里运河

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淮阳段,北起宝应小涵洞与淮安为界,南至六圩入江,全场125.79公里其最早之先河是春秋吴王夫差所开得邗沟。漕运时代,南粮北运,居功显赫。明末起,因运河转输黄淮洪水分疏江海,再无宁日明、清时建的涵闸隐患多,每到汛期堵闭,灌溉、度汛困难。因河道弯曲,水深不一,水源无保证,只能通行3050吨小木船。至解放前夕,里运河已运营维艰。

新中国成立后,里运河经过系统整治,全面提高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功能,如今既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淮河入江重要通道,又是抽排里下河涝水必经之路,南北水上交通要道

龙亭闸

龙亭闸位于宝应白田铺以北,建成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康熙年间,继续实行“蓄清刷黄”的河策,济运之水流入运河,水多时除由东堤涵闸排入里下河外,也在宝应运河西堤建闸排入湖中。嘉庆十七年(1812),两江总督百龄、河道总督陈凤翔认为在宝应白田铺西岸通湖水口建闸排运河余水入宝应湖最为得力,于是在西岸南窑、龙亭两地,建双孔石闸各一座,既可省草坝启闭工料之费,又减泄运河涨水入宝应湖。